来访者问:
为什么我这么矛盾和别扭?
总是和人讲了太多心里话而懊恼,总是猜忌别人不喜欢我,总是怀疑他们是不是在背后讲我;总是得罪了权威,恐惧害怕她又会在背后出阴招整我,但是喊我虚伪一点,忍一忍,不要得罪,又做不到,总是有什么不开心不舒服总是要说出来;总是对伤害我的人打招呼,其实不想搭理她,但是觉得不礼貌,这样处事不好得,但是打了招呼又害怕别人说我虚伪,明明讨厌还要笑脸相迎;总是碍于面子或者害怕冲突害怕恐惧,得罪人之后,又去讨好,然后又害怕别人会觉得虚伪,真的觉得自己好矛盾好别扭;脾气来的时候说什么都不让人,过了之后又去讨好人,讨好之后又害怕别人觉得我虚伪。心累,无力为什么这样?
邓州市从凯心理咨询中心答:
人都活在矛盾冲突中,你所描述的一系列相处冲突的情感很普遍,每个人的私密自我(意识中的不愿、不敢示人的情感和想法)基本都处于这种状态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
现在你要修炼的似乎是提高对矛盾情感的耐受性,渐渐地作为人性的阴阳两面接纳而不是批判,再用适当的言行处理人际关系。
你因对他人讲述太多心里话而懊恼,可能源于暴露了私密自我引发羞耻和恐惧感。然而,如果你把所有话闷在心里又可能感到孤独、寂寞。这就有一对矛盾——倾诉情感和隐藏情感。
我们很难占据一端而排斥相对一端。
关键在于两点,(1)我们选择了一种操作(倾诉),就不要自我批判(这是核心),毕竟你如果选择对端的一种操作(隐藏),那么你将承受相对应的不适和后果。(2)选择一个信任的人和合适的情境进行操作(倾诉),例如口风紧的人、性格类似的人,这样会减轻类似担忧。
你说你总是有猜忌、恐惧、讨好的心理,那我要问:“这个世界上有完全不猜忌、不恐惧、不讨好的人吗?”
这都是人类生存的方式而已,在一定环境下具有适应性(例如,在一个资源有限、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,猜忌就可能具有适应性)。你把猜忌(猜测)、讨好(迎合)贴上虚伪的标签就是典型的自我批判。
当出现以上心理时,我们要学会察觉、澄清和现实检验,例如,当你感到朋友对你态度不好时,我们要勇于澄清:“你好像不太高兴,我有点困惑,是不是我做了让你有点不舒服的事情?我想想听听你的说法!”观察他对你的一贯言行,再综合现实因素判断,“是我想多了,还是事实就是如此?”。这就是我们在恰当的使用预期和判断的自我功能。
你说你脾气来的时候说什么都不让人,结果得罪他人,这是值得重视的人际问题,本质是不能很好地处理愤怒。
下面给你提供两条处理愤怒具有普遍适应性指导原则:(1)“让我愤怒的这个人伤害我是不是存心故意的?他(或她)是不是非得伤害我不可?”(2)“我生气有用吗?”它能帮我实现预期目标(当时感觉发脾气很爽,可能会造成长期误解和损失)吗?还是只会打击我(影响心情、担心报复等)?”,再依据这个原则进行相应操作。
你说你总是得罪权威,这是一种行为模式的重复,成因可能很复杂,****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。